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(记者 吕少威)北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落实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,同时突出首都特色,打造“北京服务”,使其成为北京营商环境最鲜明的品牌形象。
这是记者在8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秀玲对正式发布的《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“北京服务”的意见》(下称《意见》)进行了介绍。
12月8日,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。记者吕少威摄
杨秀玲说,《意见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指导性、框架性文件,标志着北京市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,对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杨秀玲表示,近年来,北京先后出台1.0—6.0版改革方案、推出1270多项改革举措,实现营商环境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转变,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,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大幅提升,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。
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中外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,过去五年,北京市年均新设经营主体约22.6万户,总量达到253.74万户;今年1至11月,新设经营主体30.68万户,同比增长20.57%,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580家、同比增长10.82%,平均每天新注册科技型企业达到337家,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据介绍,《意见》与以前的改革方案相比,涉及的范围更广、领域更多、层次更深,要求更高、任务更重。
《意见》更加强调营商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。助力“五子”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、“两区”、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任务,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、管理服务、政策法规等国际一流的环境保障。
《意见》指出,北京将从以优化政务服务为主,向企业服务、公共服务延伸拓展,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、企业服务主动精准、公共服务暖心贴心。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,实现更多企业咨询和诉求“接诉即办”“未诉先办”,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,将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落到实处。
在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产权保护、监管执法、司法保障等领域改革的同时,北京还首次把人才、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和服务提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。在人才保障方面,《意见》把实施“人才服务品质创优行动”作为8大行动的第一个行动,以打造最具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目标,聚焦科技人才、青年人才、外籍人才,全面构建人才引进、培养、激励、服务保障制度体系。
在科技创新方面,提出实施“科技创新服务提升行动”,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目标,以健全服务体系、促进成果转化、加强融资支持等为重点,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环境。
《意见》提到,北京将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政府治理。强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,更加强调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,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,服务更加高效便利。
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推动城市治理、服务等各领域全面升级,完善城市感知体系,深化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,加快实施“城市码”建设工程,推动实现“码上办”“一码通办”的便捷服务。
二是以数字技术驱动政府审批、监管、服务流程再造、规则重塑、方式变革,推动“京通”“京办”“京智”功能升级,推动“一网通办”更加友好便利、“一网统管”更加高效联动、“一网慧治”更加科学智能。
三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大力发展“人工智能+政务服务”,推行智能审批、在线导办、智能咨询等智能服务,实现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“全程网办”、好办易办转变。(完)
中新网北海12月8日电(李思儒) 12月8日,广西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通过预验收,预验收小组认为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已符合对外开放条件。
8日上午,由北海市口岸办、北海海关、北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、北海海事局组成的预验收小组对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进行预验收。经过实地查看、听取汇报、研究讨论,预验收小组同意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通过对外开放预验收。
航拍北海邮轮码头。(无人机照片)李思儒 摄
根据规划,北海要打造国际邮轮母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,北海邮轮码头是其中重要工程之一,其位于北海市北海港区石步岭作业区、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西侧海岸,建设规模为一个5万吨级和一个2万吨级泊位,设计客运量为100万人次/年,投资概算7.23亿元人民币。该项目于2011年7月18日开工,2022年10月通过分期竣工验收,同年12月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。
近年来,北海口岸部门积极推进北海邮轮码头邮1邮2泊位对外开放工作,助力打造“向海经济”。下一步,北海邮轮码头将以短途航线产品切入市场,逐步开通国内外邮轮航线。(完)